导读
·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
中秋是中国人独有的“意义账户”,承载着对家、爱与幸福的美好想象。团圆不仅是神话,更是千年文化烙印在血脉里的温暖。爱情里的坚守与执着,终会迎来花开的答案。幸福不在远方,就在家人围坐的月光下。
内容由AI智能生成
图片
有用图片
图片
图片10月6日,农历八月十五,中秋节。
对于中国人来说,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全世界,几乎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庆祝新年的习俗,但中秋,却是中国人独有的。
万里无云镜九州,最团圆夜是中秋。
中秋节,几乎已经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。
黄涛教授说:中秋是中国人的“意义账户”,我们会把各种各样对美好的想象,存进这个账户里。
读懂了中秋,很多时候,我们也就明白了:何为家,何为爱,何为幸福。
01
何为家
如果说中国人有什么节日一定要回家,那肯定是中秋。
千百年的文化传承里,中秋这个词几乎与团圆等同。
在神话故事中,嫦娥因为误食灵药飞升到月亮上,和丈夫自此分离。
后羿只能在月下摆上蜜食鲜果遥祭,诉说自己对妻子的思念。
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李商隐一句诗,道尽了离人对团圆的永恒渴望。
中秋赏月,人们望着清冷的月宫,更能体会到亲人团聚的可贵。
当然,这只是神话,团圆与中秋绑定,其实源于唐朝。
八月十五,已属仲秋,此时秋高气爽,月亮也显得更大、更亮,古人会在这天组织一些赏月的活动。
但是到了唐朝,因为经济发展,社会开放,“壮游”文化大行其道。
很多人会在全国各地游历,增长见闻。
中秋时节天气转冷,人们一边赏月,一边也在想着在外远行的亲人,担心他们是否吃得饱,穿得暖。
在外的人,也开始想家,不知道家里人是否安好。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人们把这轮天下共赏的月亮当成一个沟通的媒介,希望它能传递自己的思念。
团圆的主题,就这样烙印在月亮的身上,千百年来,再也没有改变。
苏轼说: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他和弟弟分别六年,没有信件,没有联络,只能借着这一轮明月,寥慰相思。
高处不胜寒,何似在人间。
苏轼一生颠沛流离,但是他觉得,只要有亲人在,家在,就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慰藉。
这份温暖,让他撑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。
家不是地理概念,而是心灵的归处。
周国平说:家是一只小小的船,要载我们穿过那么长的岁月。
人生海海,几多风雨。
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,这艘船,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。
只要有家在,我们就有枝可依,有巢可归。
图片
02
何为爱
以前上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,讲嫦娥与吴刚的爱情。
长大了才发现,二者根本没有任何关系。
吴刚在月亮砍桂树是受罚,嫦娥被困在广寒宫也是受罚,俩人的关系更像是狱友。
不过中秋节确实有不少关于爱的故事。在元杂剧《云窗梦》里,汴梁的乐伎郑月莲和书生张均卿相知相爱。
但是虔婆势利,觉得张均卿没钱,便让月莲去讨好客商李多。
月莲不从,还把自己的首饰交给张均卿,让他上京科考。
但她自己却被卖给洛阳乐户,被迫与书生分离。
中秋之夜,月莲心中思念难抑,在梦中与恋人相聚,奈何醒来之后,却发现只是一场梦。
孤鸿枕畔哀,乱蛩砌下鸣。
月莲相思成疾,本以为二人再无相见之日,可偏偏造化弄人。
在洛阳府尹的宴席上,张均卿再次见到了月莲。
张均卿一举中第,此时已为洛阳县宰,月莲身为伶人,在敬酒时猛然发现对方居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恋人。
府尹被月莲与张均卿的感情打动,最终选择成人之美,成全了两人的婚事。
多年的相思相望,最终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。
念念不忘,终有回响。
除去最初的美好,爱情里最珍贵的,便是坚守与执着。
耐住性子,所有的离别都是重逢的序章,所有的等待都有花开的答案。
元代《张生煮海》的故事也是如此。
秀才张羽和龙女一见倾心,两人约定在中秋夜于龙宫完婚。
但是龙王不许,两人只能隔海相望,不能团聚。
幸得东华仙姑赠予银锅法宝,张羽舍身搏命,誓用银锅煮干大海。
锅水翻滚,海水沸腾,虾兵蟹将难以存身。
原本深不可测的大海竟真的被他煮沸,连“披鳞带角”的水族也叫苦连天。
龙王没想到,一介凡人居然有如此力量,最终妥协,准许二人的婚事。
张小娴说:“不到最后一刻,千万别放弃,最后得到好东西,不是幸运。有时候,必须有前面的苦心经营,才有后面的偶然相遇。”
和七夕不同,中秋节大部分的爱情故事里,浪漫不是主题,波折和团圆才是。
月圆人不圆是所有故事的主线,可也正是如此,才写出了中国人对于爱情独有的执着与坚守。
爱情不只是花好月圆,也有风风雨雨,阴晴圆缺。
但是内心有爱的人,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。
天上月圆,地上人圆。
月下祈愿,愿我们都能用一颗真挚而坚定的心,守护人生与爱情的圆满。
图片
03
何为幸福
月满照万家,一席一团圆。
中秋节的重头戏,是一年一度的团圆宴。
除夕的宴会也许会邀请落单的邻居,但是中秋宴的参与者却仅限自己的家人。
每年的中秋我都会赶回老家过节,这是从我记事起就有的“家族传统”。
大家齐聚一堂,男人负责杀鸡杀鱼,女人负责炒菜做饭。
忙活一个下午,到晚饭时分,会摆上满满一桌子菜,八荤八素,所有人聚在一张桌上,边吃饭,边聊天。
大家都会“汇报”下自己的近况,说说家常,有时候也说说自己的烦心事。
吃完饭后,大人会组成大大小小的牌局,小孩则去外面“撒野”,一直玩到半夜。
中秋的月色洒在院子里,这也是我一年中少有的安心、松弛的时光。
歌德曾说:无论帝王还是百姓,在自己家里能找到幸福的人为最幸福。
幸福不在彼岸,也不在富贵权势,就在自己身边,自己家里。
只要自己的家人平安健康,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。
除了前面提到的嫦娥,月亮上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神仙——玉兔。
在明代之后,拜玉兔的人要远超拜嫦娥的人,甚至玉兔慢慢成了月神的象征。
尤其是在北京,人们特别喜欢“兔儿爷”,甚至有“无兔爷不中秋”的说法。
北京人把玉兔打造成一个可爱又威武的将军形象。
八月中秋节前后,每个店铺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兔儿爷。
人们把兔儿爷买回家,供起来,在中秋祈福参拜。
玉兔的一大职责是捣药,所以人们拜兔儿爷,其实是在求平安、求健康。
平常是福,不求大富大贵,一家人平安健康,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的福泽。
相传在古代,瘟疫流行时,玉兔就曾经下界给百姓施药看病。
但因为是兔子模样,经常把人吓到,它就穿上人的衣服变成人的模样。
时至今日,北京人爱吃的自来红、自来白月饼就是源于玉兔给人治病的红白药片。
而且玉兔还是多子多福的象征。
某种意义上,它也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生生不息地繁衍与传承。
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载:
“至如铺席之家,亦登小小月台,安排家宴,团圞子女,以酬佳节。”
中秋佳节,家家欢庆,家家团圆。
愿我们都能在月光中读懂:
一言一笑,即岁月静好;一饼一茶,便是人间至味。
家人团圆,平安无恙,我爱的人,和爱我的人都好好的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▽
月至中秋明,人逢佳节亲。
中秋是面镜子,照见我们对家的眷恋、对爱的坚守、对幸福的领悟。
最好的家,是心之归处;最美的爱,是真挚坚守;最真的幸福,是与所爱之人共享此刻月光。
人生路漫漫,秋月几回圆。这个中秋,祝你人圆,梦圆,事事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股票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